信托机构的管理
1、信托机构建立的基本要求中国信托机构设立的基本要求(根据《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1)信托机构的设立确属经济发展的需要。一般只在大中城市设立。
2)具有合格的信托业务人员和完备的组织章程。
3)具有法定的最低限额的实收资本金。
全国性信托投资机构──最低自有资本金限额为5000万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托投资机构──最低自有资本金限额为500万元。
以上两级机构从事经营外的业务的最低自有资本金限额分别为5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
2、信托机构设立的程序
1)申请。
2)报批。
3)认股交款。
4)股款的交纳与验资。
5)召开创立大会。
3、信托机构的内部组织设置
现代信托机构内部组织设置的三种类型:按职能分工的内部组织设置;按服务对象分工的组织机构;综合分类的组织机构。 1、信托机构的业务范围
1)受托经营资金信托业务。
2)受托经营动产、不动产及其他信托业务。
3)受托经营国家有关法规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从事投资信托业务。
4)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
5)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债、企业债券承销业务。
6)代理财产的管理、运用与处分。
7)代保管业务。
8)信用见证、资信调查及经济咨询业务。
9)以自有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10)公益信托。
11)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如同业拆借,融资租赁和投资。
2、信托机构业务经营原则
1)遵循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原则:信托一旦有效成立,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独立运作的财产。
2)忠诚尽力管理信托财产的原则。
3)受托人应当谨慎管理信托财产。
4)禁止从业人员向客户收受礼物,或参与信托帐户收入的分配。
5)禁止从业人员议论和泄露信托业务及其他有关客户的情况。 信托机构财务管理是通过信托机构的内部财务核算实现的。
1、财务核算的意义和要求
1)财务核算的意义:全面、准确反应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财务分析,参与信托机构决策;监督财经纪律、法律贯彻,保证信托财产安全;进行财务成本核算,合理使用信托财产。
2)财务核算要求完整、准确、真实、能提供决策依据,能降低成本。
2、财务核算的基本内容 1、人事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信托机构在竞争中获胜。
2)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托队伍。
2、信托机构业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2)具备较高、较全面的知识水平。
我国有关信托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法三规:一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三规”指《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什么是 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是按照公司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和其他有关的信托法规的规定,设立的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
其设立条件主要有:
1,符合公司法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章程;
2,具有符合国家信托法规的注册资本
3,符合规定的股东,具有投资额和经营权;
4,具有任职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
5,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6,符合要求的经营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吸收下列一年(含一年)以上的信托存款,具体如下:
(1)财政部门委托投资或贷款的信托资金存款;
(2)企业主管部门委托投资或贷款的信托资金存款;(3)劳动保险机构的劳动保险基金存款;
(4)科研单位的科研基金存款;
(5)各种学会、基金会的基金存款。
目前国内的信托公司如:中泰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等等。
信托公司可以经营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范畴含商事信托、民事信托、公益信托等领域。经央行批准的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经营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和其他财产信托等四大类信托业务。
信托公司能保证投资收益吗?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5月9日公布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31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信托业务,不得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收益。信托业务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必须严格按照信托文件的规定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由此获得的收益或者造成的损失,均由信托财产承担。
受托人(信托公司)在信托期间的责任
信托投资公司在信托期间应尽谨慎、忠诚、善良、尽职等责任。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
信托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个人信托、法人信托、任意信托、特约信托、公益信托、私益信托、自益信托、他益信托、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营业信托、非营业信托、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等。
信托业务方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有利于搞活经济,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有利于吸收国内外资金,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我国信托机构业务经营规则是什么?
第十一条 设立信托投资公司,应当采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
第十二条 设立信托投资公司,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领取《信托机构法人许可证》。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信托业务,任何经营单位不得在其名称中使用“信托投资”字样。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 信托投资公司的设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公司章程;
(二)有具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入股资格的股东;
(三)具有本办法规定的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
(四)有具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任职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信托从业人员;
(五)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信托业务操作规则和风险控制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信托市场的状况对信托投资公司的设立申请进行审查。
第十四条 信托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亿元。
经营外汇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其注册资本中应包括不少于等值1500万美元的外汇。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信托投资公司行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调整设立信托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什么是bt信托管理办法
信托的一法三规里面没有包括这个,信托的一法三规指的是“一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三规”指《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关于你说的BT其实是一种信托运作模式——回购模式.
集合资金信托的相关规定
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时,在任何一个会计年度与任何一个关联方交易的发生额不得超过集合信托计划的50%,并且交易条件不得劣于非关联交易情形下的一般条件。此外,在达成关联交易前,信托投资公司必须向全部受益人披露该关联交易条件和市场的一般交易条件。若代表全部受益权10%以上份额的受益人反对该关联交易条件的,信托投资公司应当暂停达成该关联交易,但按信托合同约定的程序获得有效份额的受益人认可后,可达成该关联交易。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可与商业银行签订信托资金代理收付协议。委托人以现金方式交付的信托资金,应当由商业银行代理收付。信托投资公司委托商业银行办理集合信托计划收付业务时,应明确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商业银行只承担代理资金收付责任,不承担集合信托计划的投资风险。
信托投资公司可与商业银行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由商业银行代为向投资者推介集合信托计划,但不得由商业银行代理信托投资公司与委托人签订信托合同。在商业银行网点放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推介材料或其他信息披露材料时,必须进行风险提示,在材料的显要位置注明商业银行不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以及集合信托计划风险由委托人和受益人承担(有关风险提示条款应经律师审核)。
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应按一个信托计划设置一个银行账户的原则,为每一个信托计划开立一个信托财产专户;异地推介的,应在推介地为该信托计划开立银行临时账户,推介期满时,将信托资金划转到该信托计划的信托专用账户。
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时,应当亲自处理信托事务,不得将信托财产再委托给其他人管理,但信托合同中已有明确约定并且在有关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推介材料中进行了专门风险揭示的除外。
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应按照《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314号)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信托投资公司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信息披露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4〕90号)向委托人、受益人和监管部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若集合信托计划完全向机构委托人推介的,经委托人同意,信托投资公司可以适当减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信托投资公司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信息披露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披露内容,但被减少的信息披露内容必须在信托合同中逐一列明。
信托投资公司办理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时,出现集合信托计划到期结束后无法按信托合同的约定向信托受益人交付信托财产情形的,如果是由于信托投资公司违背信托文件的约定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导致的,信托投资公司必须以其固有财产承担损失。
信托公司是怎么定义的?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托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办法设立的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
信托公司由哪个部门监管?如何监管?
银监会。具体有银监会非银司负责,当地银监局落实。
监管:投资公司应当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信托投资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内部审计报告,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上述报告的副本。
具体的是信托业号称四大金融支柱之一,但长期以来,信托业缺乏权威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架构。无论是人民银行时期还是现在的银监会,具体管理信托公司的职能部门仅仅是非银司下设的信托处。
这种机构设置不能适应新时期信托业发展和监管的客观需要,也与信托业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目前信托法规建设的滞后可能与信托监督管理机构在级别和人员配备上的严重不足存在直接关系。
证监会关于综合类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规定。由此可见,对于信托监管的法律法规实际上体现在三个方面,银监会管信托公司的;证监会管基金公司的;证监会管券商的。
我们可以将基金脱离信托法理另成体系,也可能不宜改变历史形成的管理架构,因此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这三个方面如何保持一致。
另外,券商、证券投资基金由中国证监会监管;信托公司由银监会行使监督职责;产业投资基金则由国家计委统筹管理;而数量巨大的私募基金还处于监管空白区。
这意味着,在同一片天空下,做同样的业务或者实际上是同样的业务,只是因为公司类别或业务名称不同,可能分属于完全不同的法律约束,受不同机关的管辖,并且接受不同的管理。